2025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攀登科学营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 查看数: 131
2025年7月21日至25日,由四川大学教育培训部主办、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攀登科学营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60余名优秀学生参与,通过学科核心课程、实践操作、科研实验室深度体验与学术配套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为参与者们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优质平台。

2025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攀登科学营开营日
开营典礼
7月21日上午,2025人工智能攀登科学营开营仪式在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举行。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科研副院长李康教授致欢迎辞。他强调“四川大学是首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高校、四川省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转型试点高校”,“以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教学变革,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川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贯探索。“本次科学营是高校衔接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项目制的学习模式,帮助同学们触摸真实的科研生态。”
李康教授还介绍了匹兹堡学院在智能医疗、机器学习、人因工程等领域的特色实验室资源。

匹兹堡学院科研副院长李康教授致欢迎辞
来自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蒋星旻同学代表全体营员承诺:“我们将以三重身份开启攀登之旅”,要“做前沿技术的探索者”,“做团队创新的主力军”,“做科学精神的传承者”,在5天的科学营训练中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学习。

科学营学员代表蒋星旻同学发言
核心课程及配套训练
在五天的科学营中,学员们分为瞳芯视界班、语宙探秘班、声动未来班、智弈先锋班等四个班级,在匹兹堡学院师生团队的带领下展开科学营课程。
此次科学营课程由匹兹堡学院精心设计,主要分为核心课程讲授及实操、科研实验室深度体验、结营项目设计工坊及配套答辩技巧训练等板块,并在最后一天进行结营项目展示及答辩,形成理论-应用-创新的全链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核心课程体系
科学营的核心课程体系与结营项目设计工坊版块,由匹兹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S)教授及助教团队全程主导。
围绕AI的历史与挑战、原理及应用、编程语言及实操等课程结构,CS专业负责人赵勇教授、钱光武副教授为科学营学员带来了
《AI大冒险:人工智能打怪升级史》
《人工智能原理速通:假如给我一个AI大脑》
《人工智能应用介绍:AI超能力秀》
《抓住这只大蟒蛇——全世界都在用的AI编程语言Python》
《猫狗大作战——怎样让AI区分猫狗?》
等5门重要的人工智能核心课程。


科学营学员们在赵勇教授的课堂上

科学营学员们在钱光武副教授的课堂上
课堂上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些课程让他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从“神秘的黑科技”变成了“可以理解并参与创造的工具”,“原来AI不是魔法,而是由数学、编程和无数科学家智慧组成的奇妙世界,我现在特别想继续深入学习下去!”


结营项目设计
在核心理论课程之外,营员们还将运用所学知识,在学院CS专业助教的指导下,完成结营项目设计与预答辩,初步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流程AI开发。
瞳芯视界班、语宙探秘班、声动未来班、智弈先锋班等四个班级的学员,以2-5人小组为单位分为17个组,分别围绕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强化学习等四个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工坊
以各小组不同的研究方向为出发点,匹兹堡学院CS专业教授及课程助教团队联合学院海外升学指导办公室(OSA)的老师们,还为营员们精心设计了系统的项目孵化课程体系,并提供专业的答辩技巧经验分享与训练,帮助同学们将创意转化为可展示的成果。


由学院OSA办公室Siya老师及其团队精心设计的AI’m Ready!破冰课


由学院OSA办公室须墨老师和22级ECE专业学生吴堃宇同学设计的答辩技巧分享课
结营项目答辩
在科学营的最后一天, 科学营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向全体师生展示了他们的项目设计成果。

小组成员演示中

学院教授团队听取学生答辩
CS专业负责人赵勇教授、科学营导师钱光武副教授,以及学院多个实验室负责人谭笑梅、陆奇、殷容、徐发树老师作为项目答辩专家组成员,认真倾听了小组成员们的展示并给出评价和评分。
答辩组成员们对同学们的创意和能力感到十分惊喜,殷容老师表示:“经过几天跟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的中小学生朋友们让我深为感佩:既感慨同学们的活力四射、朝气蓬勃;也佩服同学们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追寻答案的精神。同学们在项目答辩的展示中也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选题具有多样化,很多项目具备较好的应用潜力和较高的社会价值。”

沉浸式科研体验
在每天的核心课程及配套训练之外,学员们还深度参观和体验了匹兹堡学院的特色实验室资源。包括机器人工程控制与自动化实验室、生物流体实验室、可靠性与智能风险管理实验室、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与共融机器人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等在内的特色实验室,为学员们带来了沉浸式的科研体验。




在实验室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员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前沿科研设备,更亲自动手参与了多个趣味实验项目。



在人因工程实验室的自动模拟驾驶体验环节,学员们迎来了一场融合AI技术与人类行为研究的奇妙之旅。实验室特别配置了1:1全真模拟驾驶舱,搭载了眼动追踪、肌电监测和生物反馈系统,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人机共驾”的未来交通场景。



在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同学们变身“手术医生”,感受穿刺手术机器人如何在手术室帮助医生实现精准定位导航;在“深海挑战”“传送带抓握” 等互动游戏中,感受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以恰到好处的力度辅助肢体运动带来的康复效果。



各个实验室还特别设置了“与科研人员面对面”环节。人因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殷容老师分享道:“在我们实验室的参观学习中,多位同学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问,积极与老师和助教交流。”
许多学员亦表示,这些实验室深度体验让他们对科研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也坚定了未来从事相关研究的志向。



匹兹堡学院实验室工程师胡雯雯表示:“我院科研实验室涉及多个前沿学科领域。此次集中向学员们展示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前沿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更加激发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结营典礼及颁发证书
7月25日下午,四川大学科学营迎来成果展示与颁奖盛典。科学营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向全体师生汇报他们的项目设计成果,充分展现了学员们的创意与活力。
在项目答辩环节,现场通过专家教授现场点评打分的方式,对各个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最终,评选出最佳项目一二三等奖各1组。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代表、四川大学教育培训部培训中心主任马铎钊、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赵勇教授分别为最佳项目小组成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颁发最佳项目一二三等奖
随后,受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科研副院长李康教授委托,匹兹堡学院教学助理院长柳迪为科学营期间综合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了院长推荐信。这些推荐信不仅是对同学们在科学营中优异表现的认可,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柳迪助理院长颁发院长推荐信
科学营导师钱光武副教授在活动现场对学员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钱老师祝愿同学:“愿你们保持Transformer般的注意力,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愿你们拥有GAN网络的对抗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挑战,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更愿你们谨记:虽然loss函数的终极目标是最小化,但抖动的过程更体现了人生经历的精彩纷呈。”

钱光武副教授发言
结营仪式的最后,优秀学员代表刘蕴臻同学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在科学营中的深刻感悟与成长历程,坦言自己看到未来更多可能:“或许是成为攻克医疗难题的研究者,或许是设计改变生活的产品经理,又或是用技术推动社会公平的践行者。AI的山峰永无止境,但攀登的种子已在我们心中生根。”

夏令营优秀学员代表刘蕴臻同学发言
作为本次人工智能攀登科学营的承办方,匹兹堡学院以独特的课程设计理念,成功打造了一个贯通AI人才培养全链条的教育范式。
学院充分发挥“新工科”教育优势,构建了“理论奠基-实践深化-创新突破”的三阶培养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的核心课程快速建立认知框架,依托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资源实现沉浸式学习体验,最终以项目制形式完成从知识接受到创新产出的完整闭环。 这种将学科前沿与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不仅展现了匹兹堡学院在智能科技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更彰显了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社会责任——让中小学生在科研实践的浸润中,早早在心中播下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