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通知 - 新闻动态

匹兹堡学院“教改十期”结题会第二期暨本学期第二场教学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4日 | 查看数: 312

近日,四川大学各学院针对“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第十期)”研究项目,开展了结题评审工作。

10月11日,匹兹堡学院杨铮副教授作为负责人的项目结题分享会,暨学院2024年秋季学期第二期教学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南校区N209教室举行。

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烨,行政总监唐玮以及学院教职员工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匹兹堡学院杨铮副教授及其团队的“基于ChatGPT的跨学科教与学研究”项目,在2023年获得了四川大学“教改十期”项目工程的立项支持。

该校级教改项目旨在通过利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模式与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会上,杨铮副教授首先对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展示。杨铮副教授指出他及项目成员(刘扬副教授、李玉梅副教授、吴英杰助理教授)在各自负责的课程中,开展了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涵盖了理论教学、专业问题教学、实验教学及学科检测等多个方面。

其次,杨铮副教授以自己微积分课程为例,详细展示了AI工具如何被纳入他的教学实验,探讨了AI工具对学生理解微积分基础理论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指出,AI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独特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差异化支持,从而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此外,杨铮副教授还简要介绍了项目成员在不同教学领域对AI工具的应用实践。其中,刘扬副教授在工业工程课程中运用AI工具进行概念解释、数学运算、解答专业问题;李玉梅副教授在英语教学中,借助AI工具对学生的英文写作文本进行检测和文本分析;吴英杰助理教授则在实验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将AI工具融入教学环节中。这些教学实践均证明,AI工具能够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同时,杨铮副教授也坦诚地说明了在此次项目实践中发现的AI工具在辅助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除了参与学生的样本有限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自身的偏见,以及网络等技术问题的限制。杨铮副教授认为,未来在运用AI工具辅助教学时,教师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审慎态度,充分考虑AI技术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最后,针对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这一前沿议题,参会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Jeungphill Hanne、李玉梅、Robyn Lee Najar、Mathew Evans、王鲲鹏等多位老师与杨铮副教授就学生、教育者和AI工具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杨铮副教授强调,人工智能工具的效用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合理应用。他提出,教师应接受相关培训,懂得如何更有效地利用AI工具。同时,他也指出,如何引导不同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大挑战。

Robyn Lee Najar副教授有着数十年在全球多所高校任教的丰富经验,亲历了多项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引入与应用。她观察到,尽管新技术的到来常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教师的能力与态度成为了决定这些技术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因素。她强调老师们应把AI工具视为一次教学创新的机会,重新审视并改进课程的教学和评估方式,将其有效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烨表示,人工智能是时代趋势,也是学校重点支持的领域。他勉励杨铮副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在项目结题后继续探索,同时鼓励学院老师们持续思考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我院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学院,我院师生持续推动并将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与教育改革需求相匹配的现代教学方法,以坚定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